BIM的優勢
為何要用BIM呢?設計院分工明確(有建筑、結構、機電等),每個專業都做自己分內工作,合力完成一個建筑。下面舉個例子來闡述BIM優勢:
100 年前,小明約了abc三個朋友來家里聚餐,每個人帶一樣做飯工具。a想了想帶了一個炒勺, b想了想也帶了一個炒勺,c和d也各自帶了炒勺。結果可想而知,根本吃不上這頓飯。原因就是大家在準備的過中,彼此不了解,即對這頓飯沒有控制力。
而今天,小明如果再次約大家見面聚餐,由于有了手機,出門前大家溝通分配好了各自要帶的工具,所以就沒有意外發生。
BIM與Revit的關系
BIM與REVIT用代數的說法就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。BIM是以3D設計概念為基礎的,可以把工程項目的各項信息數據作為模型的基礎信息,進行建筑模型的相關建立,項目各項利益相關方可以通過3D模型對整個項目有一個清晰的了解。可以說BIM是一種思維方式或者一種理念,而revit只是一款建模軟件。
BIM的應用
一個建筑工程的三個時期:設計、施工、運維,這次只講前兩項。再次細分:方案設計→擴初→施工圖→細化施工圖→施工過程→竣工驗收。
前三步由設計方完成,后四步基本由施工方完成。目前,BIM對于施工階段的作用明顯重要于設計階段。
方案設計
在方案階段,使用BIM工具,可以更準確的估算各項性能和造價情況。如果這個建筑方案在設計的時候,考慮了光照,就不會在辦公的地方有這么刺眼的夕陽。我們常常用ecotect, vasari, fluent, VE,EnergyPlus等軟件進行能耗分析、結構分析、采光分析、綠色建筑分析、建筑設計規范檢查等。這些軟件可以直接提取BIM信息進行各項專業分析與計算,不用重復建模。
擴初和施工圖
在擴初和施工圖階段,進行管綜檢查,提前檢查出不同專業之間的碰撞問題。并根據明細表進行造價計算。根據不同的業主、項目情況和相關政策,設計院會選擇需不需要BIM團隊參與。業主如果需要設計方在提交施工圖時,一并提交Revit模型。那設計院就會按照合同履行。當然,設計院會額外收取一定的費用。
如果業主要求設計方提供Revit模型和資料。就會將這部分資料連同施工圖一并轉交給施工方。如果沒要求設計方提供Revit模型,那施工方得到的將是施工圖,并根據施工圖重新建立Revit模型。
細化施工圖
首先,施工方根據設計方做好的施工圖和BIM模型進行Revit建模。這個時候,一般會開交底的會議,也就是設計院會跟施工方說明設計的意圖,并且解答施工方對圖紙的疑問。這一步要解決碰撞問題,優化管線走向,降低施工難度。
其次,需要進行施工模擬,決定施工方案,比如施工進度模擬,施工場地布置模擬等, BIM的意義就在于這些新的應用。